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
学校主页 |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心凝聚态物理拓扑专题系列学术报告开展

发布日期:2019-11-22    作者:     来源:     点击:

(通讯员 邹金雨)1114日下午,继清华大学何珂教授之后,中山大学物理系王志副教授、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余睿教授相继为中心师生作学术报告。

1E2CB

王志老师作了题为“Topological Josephson junction and quantum resistively shunted junction mode”的报告。不同于普通的约瑟夫森结,拓扑约瑟夫森结具有两个马约拉纳零能模,它们形成一个二能带量子系统,称之为马约拉纳比特。马约拉纳比特的能量依赖于约瑟夫森结的相位差,而这个相位差反过来可以通过马约拉纳比特的波函数来调节。报告中,王志老师介绍了他与合作者提出的一种用来描述这种关联的量子电阻分流结,在其中电流被分为两个通道通过约瑟夫森结,即库伯对通道和马约拉纳通道。他们发现,由于马约拉纳通道与朗道-齐纳(Landau-Zener)隧穿效应,该电路体系的I/V曲线呈现出内禀的磁滞现象,这为拓扑超导量子干涉仪提供了新的干涉模式。

1D4AD

余睿老师作了题为“Topological states in circuit”的报告。电路系统因其具有成熟的功能器件且器件制备、调控方便,在它里面可以实现多种拓扑态,从而为各维度拓扑态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报告中,余睿老师列举了一维、二维、三维空间中的拓扑态,并详细介绍了一种通过柔性连接的电路系统来实现的新的四维AI类拓扑态。他指出,与目前发现的三维外尔半金属的外尔态手性必须相反且成对出现不一样,这类体系的三维边界上可以存在手性相同的一对外尔态,这些物态是凝聚态物理领域和电子线路领域还未考察过的新的物理状态,有望为电子线路带来新的应用、产生新的功能器件。

此次系列学术报告,两位老师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并与中心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活跃中心学术氛围、开阔师生研究视野起到了积极作用。

王志,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201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2年在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加入中山大学任副教授,2017年至2018年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做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高温超导电性理论、介观超导体系、拓扑超导体系等,已在PRLPRB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余睿,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005年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学士学位,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5年先后在香港大学和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加入武汉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物质的拓扑态以及相关物理问题的研究,已在SciencePRLPRB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