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多催化位点电解水催化剂的设计
报告人:李修敏 副教授,郑州大学
时间:2025年5月12日(周一)上午11:00
地点: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B206
报告摘要:
非晶合金是兼具金属与玻璃、固体与液体特性的新型高性能金属材料,在多领域潜力巨大。然而常规急冷凝固技术长期无法突破单质金属的玻璃形成能力,且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也一直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强度-塑性权衡关系。原子制造有望打破这一僵局。通过结合皮秒激光与助溶剂工艺,突破非晶形成能力极限,使单质金属室温稳定制备成非晶金属。还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非晶合金体系实现序调控,制备出多种纳米结构,力学性能更优,且在特定结构中平衡了强度和延展性。这表明原子制造能突破非晶合金局限,革新对其本质认知,开拓新应用途径。碱性电解水析氧反应主要包括四步基本反应,涉及HO*、O*、HOO*等中间体。传统催化剂单一活性位点难以平衡其吸附自由能,导致其只能高效地催化析氧反应某一基元反应,而对其他基元反应难以兼顾。本报告介绍团队基于不同基元反应特性,针对性地设计多位点电解水催化剂;借助高熵材料多主元元素的特征,构建具有多催化位点的催化剂,分别优化各基元反应活性,提高制氢效率。此报告将进一步介绍单原子配位调控、缺陷工程策略在设计多催化位点催化剂方面的作用。
报告人简介:
李修敏,郑州大学副教授。2014年获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2017年获日本弘前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催化材料、电控离子交换膜材料设计,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Nano Research、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累积被引用1500余次,担任Carbon Resource Conversion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