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
学校主页 | English

科学研究

Research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武汉大学袁声军教授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5-06-10    作者:     来源:     点击:

题目:基于波函数含时演化的大尺度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报告人:袁声军 教授,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时间:2025年6月12日(周四)下午15:00

地点: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B206


报告摘要:

凝聚态物理中多原子体系的第一性原理计算,通常依赖于定态薛定谔方程的求解,需要通过矩阵对角化运算获得电子的能量本征值和本征态。然而,这类计算的复杂度与体系规模呈三次方关系,难以应用于周期性破缺或周期性很大的复杂多原子体系。本报告重点探讨如何将各类求解问题从定态薛定谔方程转化为含时薛定谔方程,以绕过对角化运算,从而实现多原子体系的大尺度第一性原理计算。新方法的计算复杂度与体系规模呈线性关系,将模拟体系的原子数提升数个数量级,不仅适用于基于二次量子化的紧束缚模型(TBPM方法和TBPLaS软件),还可应用于基于单电子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DFPM方法和ABPLaS软件)。


报告人简介:

袁声军,武汉大学弘毅特聘教授。2001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毕业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2016年任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曾获得荷兰物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期从事原创计算物理方法的探索、发展和应用研究,发展了TBPMDFPM等大尺度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新方法,模拟尺度较传统方法提升数个数量级,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复杂量子系统和凝聚态体系的前沿研究。独立自主开发了多款计算物理软件,包括基于紧束缚模型的TBPLaS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ABPLaS。在NatureScienceNature 子刊等国际期刊发表14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70余篇物理评论(Phys. Rev.)系列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