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
学校主页 | English

中心新闻

中心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浙江大学谢燕武研究员为中心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2-07-15    作者:     来源:     点击:

(通讯员 叶煜豪)7月11日,应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朱增伟教授邀请,浙江大学谢燕武研究员为师生作了题为“钽酸钾(KTaO3)界面超导”的学术报告。

当今电子器件的成功根植于以硅为代表的传统半导体界面,而一些氧化物表现出非常神奇的性质,SiTiO3是最早发现的半导体超导体,具有极低的载流子浓度,而KTaO3与SiTiO3的结构以及电学等各种物性非常相似。报告中,谢燕武研究员介绍了课题组近期在LaAlO3/KTaO3界面的研究进展。他们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在KTaO3基片上生长LaAlO3薄膜,发现LaAlO3/KTaO3(110)界面二维超导,超导温度达到了0.9K。不同于之前的超薄超导薄膜是通过改变薄膜厚度控制无序,他们通过电场调控LaAlO3/KTaO3(111)界面超导来实现连续调控,可以用来调控量子物态,开展量子相变、高温超导物理机理等研究,这是屈指可数的能被电场有效调控的二维超导体系。同时,他们探究LaAlO3/KTaO3界面电子气的形成机制,支持从LaAlO3薄膜中的氧空位向界面LaKTaO3转移电子,第一次报道了通过离子液体调控获取LaAlO3/KTaO3表面超导,得到界面超导的根源是电子参杂的KTaO3表面。通过原子力扫描探针调控LaAlO3/KTaO3界面超导,该调控具有非挥发性、局域性、可擦写性和强健性。

谢燕武,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2001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2007-2009年在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09-2015年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6月加入浙江大学物理学院。主要从事复杂氧化物界面的实验物理研究,已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