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7日早上9:30,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吴跃在我中心B206报告厅做了题为“创新途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学术报告。
吴跃教授以固体核磁共振为技术出发点,将其在非晶硅、纳米材料、蛋白和麻醉等实际运用中的问题向各位师生娓娓道来。同时将其多年学术研究过程的体会,如合作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的偶然与必然等生活哲理穿插其中。最后吴跃教授还和实验室的师生就脉冲强磁场的稳定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坚持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吴跃教授,1959年11月生。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1979年转入比利时鲁汶大学物理系学习,于1983年获得学士学位。之后继续在鲁汶大学物理系从事固体物理研究,师从Andre Stesmans教授,于1987年12月获得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从事固体核磁共振博士后研究,师从Alex Pines教授。1991至今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物理天文系任教,2003年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金属玻璃,凝聚态物理,及核磁共振研究。先后 发表了90余篇论文,其中3《Nature》文章、3篇《Science》文章、8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文章、6篇《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文章,SCI总引用次数达3400余次。现为美国物理学会理事,美国北卡大学讲座教授(Kena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